机械-印刷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印刷业现在已走到了1个10字路口,前方的路只有两条: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勇于迎接数字时期的挑战。在上海举行的2010上海国际印刷论坛上,国家占地不拆能强拆吗,这1观点已成了来自新闻出版、印刷业各界专家、企业家的共鸣。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印刷处处长周建平介绍,上海印刷业最近几年虽然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用工本钱不断上升,作为1个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利润率在逐年降落,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印刷企业已面临较为困难的地步。因此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上海印刷业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势在必行,而其中重要的1点便是,要选准印刷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在谈到印刷业的再生与机遇时,与会嘉宾不谋而合地提到电子阅读对印刷业的冲击,并把眼光聚焦在数码印刷上现在农村养猪强拆有补助吗。传媒、出版及印刷数字化国际知名专家AndrewTribute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流露,电子阅读器对印刷业的冲击首当其冲,现今,全球数字内容的产量几近与纸质内容平分秋色,不但人们乐于通过它来阅读书籍报刊,就连未来主流教育市场也偏向于以在线数据替换教材、教辅书籍。相比之下,数码印刷或许是武装印刷业的好方法。也因此,数码印刷已成为1些印刷企业发展的优先选择。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行的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战略中,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被公认为是可以带动印刷业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彦援引美国咨询机构Info Trends的调查表示,2004年,中国数码印刷市场销售额约为18亿人民币;到今年,销售额将到达366亿元。这7年间,中国数码印刷市场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66%,增长速度很快。上海在加快传统印刷向数字印刷转型中走在全国前列。有关数据显示,上海去年数字印刷全年产值5亿元不到,但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4.9%,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瞄准数字印刷的发展趋势,积极购置配套的生产型数字印刷机更是热情不减。2009年,上海印刷企业新增数码彩色打样机9台,新增卷筒纸生产型数字印刷机8台(激光4台、喷墨4台),新增单张纸生产型数字印刷机37台(激光30台、喷墨7台)。在调查进程中,记者发现转型的方式趋向多样化。以上海文艺大1印刷有限公司为例,它选择的路径是与上海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网站东方网合资成立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搭建东方网印数码印刷平台。这个平台现已与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字画出版社等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在谈到布局考虑时,该公司总经理亢培琳告知记者:我们希望通过网络来促进其数码印刷业务的发展。选择携手东方网,1方面是考虑到网络平台的投入、保护、推行本钱高,本身又缺少IT人才,另外1方面也是看中东方网的公信力和知名度,希望借助它的高动身点。除此之外,上海盛隆印务有限公司根据市场的变化,将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有机整合,调解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海图宇印刷有限公司独辟蹊径,从增加先进高效的印后设备着手,开发了很多新的工艺,逐步向中高真个纸制品市场进军,构本钱身优势;复旦4维传媒团体则设立了印刷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数字图文中心,集专业摄影、图文设计、制作,数字印刷(数字打样)远程服务、网络支持在线批注、色彩管理等高端印前技术服务于1体,实现了时时在线的网络服务新概念,真正做到有求必应的专业点对点的服务模式。据了解,在日前召开的2010上海印刷工作会议上,上海已明确将以1025计划编制为抓手,推动上海印刷业科学发展。其重点是,以结构调解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拆迁户口不在村里怎么补偿,以各级政府对产业的支持为依托,进1步推动印刷产业转型升级。本次印刷周,即专门设立了数字印刷专区,构建数字印刷贸易服务平台,在上海印刷大奖中将数字印刷产品和创意设计产品单列,并增加了奖项,构建数字印刷产品创新平台等。在论坛上,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就如何掌控政策发展方向、借力市场,如何全面实现印刷企业的绿色转型,打造印刷业的可延续发展,如何掌控数码印刷技术发展新潮流等问题各抒己见。